現在,可能是人臉辨認最難運用的一段時間。
人臉辨認是一個十分方便快捷的功用,比方手機上的3D人臉辨認、Face ID等功用已經貫穿手機解鎖、移動付出、程序下載等運用,你甚至不需求做其他操作,便能快速完結認證。除此之外,人臉辨認還廣泛用在機場、火車站等場景,讓咱們的出行更有功率。
正是因為人臉辨認的快捷性,以及在很大程度上頂替了本來指紋解鎖的作用,這也是為何有網友以為未來手機上只需有靠譜的人臉辨認即可,指紋模組可空出來為其他元器件騰出空間。可是,誰都沒有想到2020年會發作這樣一件事。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暴虐,口罩簡直成為全國人民出門的標配,有的還配戴上了護目鏡。因為遮擋了要害面部信息,面部辨認功用基本上無法正常運用,這關于只要面部辨認一種身份辨認方法的手機或設備而言,影響是很大的。
面部辨認有點吃癟
這可能是我第一次覺得人臉辨認是一件十分費事的工作。1月26日,我戴著口罩出門去鄰近的超市采購日子必備的食物、日常用品等,此時“單純”的我還沒有想到接下來要發作的事。
在需求解鎖付錢時,手機屏幕上“無法辨認面部信息”的字樣讓我其時就陷入了“茫然”。我輕輕抬起手伸向口罩,糾結要不要拉下口罩進行人臉辨認時,收銀員大媽下意識退后了一步。我知道,她這個動作是仔細的。所以,我老老實實地運用暗碼解鎖和付出。
因沒買到口罩被迫運用KN95防毒面罩
接下來的幾天就像一臺復讀機,只需在外面買東西,就不斷地重復著這個劇情,但我又是一個被掃臉“慣壞”的人,我很難再像2011年那樣運用暗碼解鎖。最終,我關閉了手機的人臉和暗碼,僅保留微信和付出寶的暗碼付出??墒鞘謾C在沒有人臉和暗碼的保護下運用,多多少少會添加一點隱私危險。
這雖然是一個有點“流水賬”味道的日子故事,可是能夠看出在這個特別時期,手機的人臉辨認確實呈現了必定的不適用。相比之下,我媽媽那部帶有指紋辨認的手機用起來便快樂許多。指紋辨認利用指紋進行解鎖或其他操作,不需求在意你臉上戴著什么,我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識到指紋辨認功用的重要性,即使覺得它費事,作為備用解鎖方法也是極好的。當然,也有廠商意識到這一點。
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Bruce_Lee
我在這里告知咱們一個小技巧,假如你是一名“劉海屏”iPhone用戶,在面部無法辨認后,能夠點擊屏幕中心的“面容ID”字樣,直接進入到暗碼輸入界面,提高一下解鎖功率。上海蘋果售后維修點
值得注意的是,人臉辨認在手機上的“水土不服”很有可能僅僅一個縮影,因為這項功用可不只僅用在手機上。
在火車站,在機場,你敢摘口罩嗎?
1月23日,北京南站,我終于踏上回家的旅程。
為了提高旅客的出行功率,北京南站的安檢、檢票設備均選用人臉辨認技能,并且這種功率的提高是能夠實實在在感受到的??墒墙衲昱c往年不同,我不得不歸途全程戴著口罩,正如我在上文寫到的那樣,因為口罩擋住面部的要害信息導致無法辨認,所以我不得不兩度摘下口罩以經過安檢和身份認證。
北京南站排隊檢票
當天,北京南站一如既往的擁擠,據我國青年網當日報導稱,該站近來客流量將近20萬。雖然絕大部分旅客都佩帶了口罩,整體環境可能相對安全,可是在如今這個時間節點上,脫掉口罩以刷臉經過安檢,我仍是有很大心思壓力的。
其時我還偶爾發現了有位白叟沒有佩帶口罩,可能是習慣了老式刷票機或人工檢票,面臨運用人臉辨認的新式刷票機顯得有些陌生,在檢票處逗留了一點時間,不過好在有南站職工和志愿者幫助,得以快速過關。這樣的現象其實很常見,可是現在讓人看得卻難免讓人有些擔心。
1月30日,我在三明沙縣機場過安檢時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相同也是不得不摘掉口罩以經過安檢。雖然其時人不算多,可是還有點心思負擔。
不同于手機上單純的不方便,在機場、火車站這樣人流密集的場所,要我脫掉口罩,難免會添加一分健康上的危險。當然,誰也沒想到今年會是這樣的一個突發狀況。
思維不滑坡 方法總比困難多
不管是咱們運用手機的不方便,仍是公共場所人臉辨認給人帶來的心思壓力,究其實質還至于人臉辨認在一些特定條件下的“失靈”。但以此要求手機廠商或是北京南站撤銷人臉辨認設備是不現實,也是沒必要的。在大多數狀況下,人臉辨認仍然發揮著比方十分活躍的作用。
Face ID
例如在2019年,北京南站的人臉辨認系統曾幫助警方捉住潛逃16年的詐騙嫌疑人。在手機上的長處自然也不必多說,解鎖速度快,不需求像指紋辨認特地去移動手指就能解鎖,到達一種相似“無感”的操作感覺。單個解鎖計劃還能到達付出等級的安全性,這也是3D人臉辨認和Face ID能夠受到大部分消費者青睞的原因。
vivo APEX 2019
發展的問題只能用發展的方法去解決,咱們十分熟悉的指紋辨認也一直在進步。以屏幕指紋解鎖為例,此前vivo APEX 2019便搭載全屏幕指紋解鎖,不管你在哪個位置按壓屏幕都能順暢解鎖,不必像當前的解鎖方法,需求把手指移到特定區域。雖然該計劃距完全商用還有必定間隔,但也是時間問題。目前的實體指紋解鎖,比方側面或后置指紋解鎖,以及屏幕指紋解鎖在技能層面上相同也有迭代,在解鎖速度和安全性也能保證,相同也能用于付出場景。
所以關于咱們自己用的手機而言,最好是支持盡可能多的辨認方法,人臉+指紋+圖案+暗碼,足以讓你應對多種運用條件,有個B計劃不會是壞事。假如你的手機只要人臉+暗碼,不具有其他生物辨認方法,恐怕只能先忍耐,當然也能夠像我相同,僅保留運用的付出暗碼設置。
虹膜辨認
而關于相似火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未來是否有可能在身份辨認的設備上添加虹膜辨認?簡略地說,就是“用眼睛去解鎖和辨認身份”。畢竟在戴口罩的時分,雙眼是露出來的。理論上說,虹膜的安全性是僅次于DNA的生物學辨認特征。虹膜辨認之前曾呈現在三星Note7、三星S8系列上,相同具有解鎖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性,調配人臉辨認具有十分出色的效果,即使在暗光場景下也能保證解鎖的成功率。之前的虹膜辨認需求用戶直視辨認設備,且設備與人眼之前間隔不大,并且關于戴眼鏡的運用者可能沒有那么友好了,沒錯,你需求把眼鏡摘下來。別的,假如虹膜辨認用在人流量大的場景下,是否會遇到其他問題,還需求驗證。這雖然是我個人的主意,但我以為這會是一個不錯的運用的方向。
寫在最終
一場疫情,不只讓咱們看到了人道的光輝與丑惡,一個口罩,看到一些常見技能在某些條件下的局限性以及隨之帶來的心思改變和無形壓力。人臉辨認依舊是一項十分具有發展前景的技能,許多人還盼望它能夠在屏下發光發熱,可是面臨復雜多變的實際狀況,指紋等多種辨認技能相互組合反而會愈加適合。
PS:武漢加油!我國加油!